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北京大学金融总裁班告诉你你觉得孤独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
新闻资讯
  • 北京大学金融总裁班告诉你你觉得孤独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来源:中国企业家研修网 367 2018-12-29

      在这个“轻歌曼舞尽日不息,声色犬马终年无休”的世界,这样“丧”的极端感受,大概只是极短暂和稀缺的片刻,伴随我们更多的是带着淡淡厌倦疲劳的强撑。

      少年人的鲜衣怒马振臂高呼固然美好,但事务缠身的人们更期望的是有一些自己的时间,不被任何的外力所撕扯。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觉得社交是种负担。

      实际上,我们对“社交”一事的厌恶好像开始得很早。只是年纪大了,也慢慢有了拒绝的资本,于是这种厌恶的情绪显得格外突出。说白了,不爱的“社交”,更多的指向是参加一些应酬,交一些没那么有所谓的新朋友。

      菲利普·津多巴在《害羞与社交焦虑症》一书的序中写道:“社交孤立和社会冷漠频繁出现,建立牢固的社会关系已变得十分困难……人口学调查显示,我们与他人的共同活动越来越少,人们体验到的焦虑情绪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我们始终要面对一个事实,某一天我们不想要去了解新鲜事物,某一天我们懒得去跟任何人对话……这些其实都还好,都是长久岁月积累之后的一种结果。虽然这不是必然,我们也只想告诉你,即使发生,它也并不可怕。

      因为在这些时光里,我们终将与内心握手言和,重新拥有面对孤独的勇气。以下,Enjoy:

      不再需要的“被关注”

      周国平在《内在的从容》中曾经写过一段话:“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去寻找自己的社群归属。主要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于外界的安全感没有完全形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衣食无忧的时候,我们的诉求主要集中在情感和归属。人们都希望能够从彼此的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当这一点也被满足时,人们则跟期待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这种尊重有助于我们确定自我的价值。

      伴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人们内心的自我认同逐渐形成,我们对外界这种安全感的渴求自然就渐渐变少了。所以,更不需要勉强彼此“有趣”。于是,也就渐渐远离了社交。

      所以,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台面上非常健谈的人,私底下并没有很话痨。对他们来说,他们往往年轻时候就非常善于交朋友,他们并不认为跟人相处是一件难事。

      但很多时候,擅长社交的人,不一定是热爱社交的人。他们可以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掌握同他人沟通的技巧。他们拥有独立人格,可以独立思考。对于这些人来说,“社交”是一种本能,相比于“被人簇拥”,他们更需要的是“自由”。

      那些年我们长大过程中的绊脚石

      对社交的厌恶可能来自很多源头,我们并不一定是天生的“孤独患者”。

      第一种人:工作模式导致生活模式的转变

      许多昼夜颠倒/烧脑的工作类型,导致人们在时间上脱节,在工作上被牵制太多精力……

      当人被这些外因所驾驭的时候,社交完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让本来就很烦躁的自己又多了一项烦心事。所以自然而然的,他们就逐渐减少了社交的几率。自己跟自己相处太久之后,自然就不喜欢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去了解他人。

      人类其实还是追求“经济性”的动物,物超所值才是所有人都爱的事情。在很多人眼中,当“社交”不涉及他们获得社会利益,不会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或者更差的时候,也就不值得花费任何时间了……

      第二种人:曾经经历过羞辱性、刺激性的事件

      其实这样的人也许更多,在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小时候的我们不懂得怎么让他人尊重自己,很容易被父母、老师在公开场合责骂,受到他人的取笑。

      或许成年之后的我们并不记得具体的事件,但童年的阴影却一直存在,导致我们之后的社交过程中,总是会产生负面的心理预期。

      第三种人: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

      不管是过度保护、还是过度专制,其实都会限制到孩子的行为。过度保护会让他们无法得到必须的社交技能;过度专制、反复修正行为,则会更加让人畏首畏尾。这就好像,只要一伸手,就有一把刀剁下来,那以后谁还会想要伸手呢?

      每个人都是“社会焦虑患者”

      更多的时候,社交焦虑不是“先天缺陷”,而是后天的、外在的影响逐渐侵蚀了我们同他人交往的欲望。心理学上有关社交的“恶性三循环”可以解释解释我们的焦虑为什么会逐渐严重。

      跟人交往的第一阶段,我们会自然地产生紧张感,甚至是“害怕”。根据研究,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对社交有着一定程度的焦虑。担心自己表现的不好,给别人留下很差的印象。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总是对社交结果怀抱消极的预期。这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很容易让他们显得仓皇狼狈。

      进行到第二阶段,就是“羞耻或者自责”,负面预期不断增强,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反思开始加重。应该每个人都经历过那种抓耳挠腮地烦躁,想着自己怎么表现的那么差。这种羞耻感只会循环往复,不断加重。然后基本就只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种:看到这些人就有不好的社交记忆,我要远离他们;第二种:我就是这样不善社交的人,我不要再做这件事情。经过这一阶段,基本每个人都会对人群交往产生一些抵触甚至是愤怒或者怨恨的情绪。

      而到第三阶段,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加强。尤其是“羞耻感”会在日积月累中,像是潜伏在角落的怪兽,随时就能吞噬我们。如何解决“羞耻感”?只能是怪罪那些“嘲笑”过我们的人,怪罪那些比我们更加有优势的人?我们会想:“你们已经那么优秀了,为什么要在人群中凸显我的笨拙和不堪?你们就那么自私吗?”到了这个层级的焦虑,我们对社交的消极认知达到一个峰值,厌恶社交也是很顺理成章的后果。

      我们当然不可能把这些燥郁的情绪外化,只能是默默地退出一个又一个自己讨厌的社交圈。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孤独始终是人生的终极形式。保罗奥斯特曾经说过:“孤独,但不是孤身一人的那种状况……,是隐退意义上的孤独,是不必看见自己,不必看见自己为他人所见。”

      我们始终要面对一个事实,某一天我们不想要去了解新鲜事物,某一天我们懒得去跟任何人对话……这些其实都还好,都是长久岁月积累之后的一种结果。虽然这不是必然,我们也只想告诉你,即使发生,它也并不可怕。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蒋勋

    本文来自源互联网,仅供阅读,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标签:
快速咨询窗口
no cache
Processed in 0.36889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