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商管理培训:浅谈企业舆情管理(下) >
新闻资讯
  • 工商管理培训:浅谈企业舆情管理(下)

    来源:中国企业家研修网 306 2021-08-23

      

      上篇文章工商管理培训老师主要给大家讲了企业舆情管理的部分内容,我们从媒体传播方以及媒体的形态和信息的传播讲了其特征,那么接下来继续给大家讲讲企业舆情管理。


      我们再从“受众方”看一下,现在网民又存在哪些基本心态或者叫心理特征;《新周刊》杂志在2016年评选的年度汉字是“刷”,可以说击中了无数网民。痛感、美感、参与感,网民最后“刷”的是一种存在感,所以在网络的世界里容易进行情绪宣泄,更容易将小事变大,把大事儿闹炸。受众的“非理性”是一个普遍特征。


      1、网民的“仇官、仇富、仇名人”心态;无论何种突发事件,只要涉及到官员、富人,都会在网上迅速传播扩散,产生舆情共振,驱使许多网民习惯性地“选边站队”、“扶弱抑强”,不分青红皂白地质疑否定、苛责谩骂,导致群体极化。网民极端地认为只要是官员就贪得无厌,只要是富人就为富不仁,所以一旦有涉及这方面的负面舆情,就会出现“逢官必闹”、“逢富必究”的舆情现象。


      2、网民的非信任心态;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不高,官员腐败、造假成风、公德丧失、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蔓延等等,造成了网民习惯性质疑、习惯性批评、习惯性反对的思维定式。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许多网民往往是对谣言猜测、小道消息、内幕揭秘容易信以为、真轻意盲从,而对官方的回应存在根深蒂固的逆反心理,往往是怀疑一切、一概否定。


      3、民族主义心态;维护本民族国家利益和尊严本无可厚非,然而民族主义在网络中更容易表现为一种自利至上、孤傲排斥的单边保护主义和功利实用主义,从“卖国贼”变成了“爱国贼”,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凌驾于法律和企业经营之中,动不动就给企业扣帽子,贴标签。许多大型企业在竭尽国际化发展的同时,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贴上“卖国”的标签,以至于不得不进行一场舆论场上的“爱国保卫战”。


      4、弱势心态;人们追捧“草根逆袭”,甚至幻想“他”代替我完成了未完成的梦想;人们迁怒所谓的“二代”,本质上认为那是社会资源不公平分配的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结果。人们对自身无力感、不安全感、不稳定感直接表现在网络世界里,于是就有了对现实的怨恨情绪。


      第三,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特征,我们再从应对者的角度看一下,该如何掌握规律做出有效应对?


      当企业或是政府机构一旦在网上出现负面舆情,很多时候会让我们舆论的压力非常棘手,它就像一只缩卷起来的刺猬,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工商管理培训提示您,一般情况下,舆情危机的处理会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说不清、听不清”;负面舆情在网上暴发了,管理者和公众被网上零碎而吵杂的声音所笼罩,涉事一方拿不出“实锤”的证据来澄清事实,公众随着小道消息甚至是谣言此起彼伏。在2018年“重庆市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没有打捞上来车内的视频之前,网上各种言论已经是让人眼花缭乱触目惊心。


      第二个阶段是“说的清,听不清”;当公交车上的“黑匣子”被找到,真相公布以后,虽然公交公司、救援方说的清事件的原由,而网络的议论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引发更深一层次的讨论。此时的公众甚至会避重就轻,期待迎接下一个舆论高潮。


      第三个阶段是“说不清,听的清”;任何舆情危机背后都隐藏着公众某种潜在诉求,公众更多的只会关注自己的诉求,事件中被满足或未被满足的舆论对话,都会被放大。本身需要时间来调查或是需要空间来协调的事情,一时说不清楚,然而公众的目光集聚,说不清楚的事情,公众在层层曝光之下,也就对自己关心的事情听得清楚。


      第四个阶段是“说的清,听的清”;这当然是一个较为理想、较为妥善的结果,而事实是,多数企业或组织,没等到这一步已经倒下了,有的领导干部到这一步的时候或者是被革职或者被追究责任了。当在说的清也听的清的时候,舆论的高潮也已经退去,有人重归沙滩,有人搁浅岸边。


      这就是工商管理培训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企业舆情管理的全部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源互联网,仅供阅读,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快速咨询窗口
no cache
Processed in 0.410147 Second.